This is a modal window.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六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集中笔墨描写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对文人人格的摧残和灵魂的扭曲的长篇讽刺小说。但是由于这部小说笔墨零散,且作者的讽刺态度皮里阳秋,因此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晦涩难懂、不易理解而产生厌读的心理,从而错过这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实际上之所以产生这种消极的阅读效果跟《儒林外史》独特的讽刺艺术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手法,尤其是“慼而能谐”的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特点。 首先从“难点”入手,通过逻辑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慼而能谐”;然后进一步展开“文本分析”,使学生通过对“冷眼旁观”和“冷幽默”的正确理解,对“慼而能谐”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对“慼而能谐”讽刺艺术手法的特点进行总结;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对儒林堕落现象的讽刺,对当下社会人文精神,以及文人精神面貌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反思。 本课程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一化解。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中国古典名著,培养美好的品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姓名:
学校:
院系:
验证码: 2663
提交评论
版权所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畅想数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院A座2层
咨询电话:400-6699-800
京ICP备08008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467